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叶慧菁、关家奇)日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华胜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钱江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原创临床研究论文,证实了“3个疗程的CEV化疗方案与传统6疗程方案对于高危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相同的疗效”。
视网膜母细胞瘤常表现为“白瞳症”(俗称“猫眼”),是儿童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杨华胜介绍,具有病理高危因素的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有较高的颅内以及远处转移风险,这些转移常导致病情迅速恶化,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目前对于这类患儿主要的治疗方案为术后辅助化疗。传统的6个疗程CEV(卡铂、依托泊苷和长春新碱)方案虽然有效,但疗程过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多,给患儿和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杨华胜介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全国最早开展高危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术后辅助化疗,在2013年进行病例回顾分析的时候,他们发现3个疗程对比6个疗程5年生存率并无显著差异,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减少三个疗程的化疗给高危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也减少了很多治疗费用。
据介绍,这项前瞻性、非劣效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了187例接受眼球摘除术且具有病理高危因素的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该研究证实,3个疗程CEV化疗在预防转移和降低死亡率方面与6个疗程同样有效,且副作用更少,成本更低。这可能成为“具有高危病理特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新标准,有望使更多患儿受益,并可能被写入国际指南。 【编辑:付子豪】 新闻结尾
麻豆无限传媒有限公司:开创视听娱乐新纪元,汇聚创意与科技,实现梦想释放的舞台的相关文章
9月29日央行开展18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相关文章
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营收占黑龙江省53.9%
福建厦门举行系列活动纪念陈嘉庚150周年诞辰
菲律宾第三届华文教师研讨会在马尼拉举行 《轻松学中文》新版教材亮相
福建厦门举行系列活动纪念陈嘉庚150周年诞辰
人贩子的名字,她从5岁记到30多岁
“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