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机场发展指数2024》今天正式发布。该指数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和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共同研发,此次系首次发布。指标体系共涵盖6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从安全、通达、便捷、服务、绿色和贡献等六个维度,全面评估中国机场发展情况。“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机场发展指数2024”为106.65。该指数结果较2019年基期增长6.65%,反映出中国机场发展整体状态,已超疫情前水平。
六大维度指标中,安全度、通达度、便捷度和绿色度得分增长较快,服务度得分增长较为平缓,贡献度得分稍有下滑。
安全度得分111.65。得分超过疫情前水平,机场安全水平有较大提升。运输机场不安全事件和征候数量均有所下降,连续21年保证空防安全零责任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安全保障措施落地到位。
通达度得分111.20。相较于2019年基期,显示出机场通达性不断提升,对满足旅客航空运输需求发挥出更大作用。这一得分主要得益于2023年中国机场在机场密度、起降架次和中转衔接方面得分均有所上升。
便捷度得分117.93。在运行效率、便利出行、智慧通关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并呈现稳定上升态势,这显示出我国智慧机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度得分103.04。旅客体验得分接近基期水平;各量级机场的旅客满意度总体得分均处于优秀区间;旅客出行体验持续提升;航司评价得分与基期基本持平;各量级机场的投诉管理总体得分明显高于2019年。
绿色度得分106.63。2023年,中国民航吨公里油耗,比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基年的2005年下降14.3%;机场平均每客能耗和每客二氧化碳排放,比2013—2015年均值下降38.4%和60.5%,绿色机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贡献度得分93.78,低于2019年基期水平。这显示出机场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贡献度,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3年,我国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已经恢复至2019年的93.2%。其中,国内航线客运规模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比2019年增长1.5%,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中恢复速度最快。但国际航班仅恢复到2019年的34.0%。随着我国对相关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提升外籍来华人士交通出行及支付便利水平等相关政策连续出台,中国民航局进一步加大了与重点国家磋商力度,今年1—8月份,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达2019年同期的84.7%,比2023年同期增长175%,呈现强劲恢复态势。
(总台央视记者 陈俏) 【编辑:胡寒笑】 新闻结尾
免费看美女国产嫖妓视频,畅享多款精彩内容,满足你的快乐需求!的相关文章
李家超: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位出租制度解决“劏房”问题的相关文章
奔驰宝马大众迅速回应:这是个错误!
哈总统托卡耶夫:愿继续为亚阿两国和谈提供对话平台
伊朗取消6日21时至7日6时的全国机场航班
习近平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就中朝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入驻企业累计达154家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大足石刻文创园品玉质“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