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酒泉10月30日电 题: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夜赴太空 三大“护身法宝”揭秘
记者 马帅莎
10月30日凌晨,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新一轮“太空出差”。
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共有14个分系统,是中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格的航天器。从地面到太空,从神舟飞船到中国空间站,为了这次三名航天员的夜赴“天宫”之旅,研制团队在飞船上准备了多件“护身法宝”。
航天员的手臂延长器
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由于身体被牢牢束缚在座椅上,航天员无法前倾身体去操作仪表板上的设备。为此,科研团队研制出操纵棒,好比为航天员手臂加上一个延长器。
据介绍,操纵棒把手是根据航天员手掌正常抓握状态进行赋型设计的,外部轮廓曲面完美贴合航天员掌心,可满足航天员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要求。操纵棒杆体为可无极伸缩式,航天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操纵棒的长度。杆体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比强度高,手感舒适,外观光泽,富有美感。
“夜间驾驶”的“探照灯”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第8艘造访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需先与空间站实施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才能进入空间站工作生活。
由于空间站在轨飞行会周期性经过地球阴影区,因此,载人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时,照明条件十分重要。神舟飞船装有舱内照明设备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不仅为航天员提供了舱内工作、生活照明,也为飞船与空间站在阴影区交会对接提供了摄像辅助照明。
借助这两种照明设备,当神舟飞船进入地球阴影区时,航天员在舱内仍可以判读仪表数据、手动开关指令,为成功交会对接增添保障。
飞船“守门人”
从神舟飞船转移至空间站,航天员需要完成打开和关闭舱门等动作,开展穿舱活动。为了防止航天员在舱内生存的气体泄漏,舱门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早期的神舟飞船是整舱加压,可通过检测整舱舱压变化来判断舱门的密封性,这种方法虽准确可靠,但存在耗时长的缺点。对此,科研人员研发了舱门快速检漏仪,实现了对神舟飞船舱门和对接面的快速准确检漏。
通过内部的核心传感系统,舱门快速检漏仪可以感受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判断舱门是否关闭完好,从而提示航天员“舱门已关好,可以脱航天服”。当前,舱门快速检漏仪已成为载人航天器的“必需品”,为航天员舱内活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完) 【编辑:李骏】 新闻结尾
「在令人心跳加速的时刻,啊好疼,好爽视频带你体验无与伦比的刺激旅程!」的相关文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打“虎” 唐一军等被“双开”的相关文章
电影《父亲和我的时代》在山西沁县开机
郑晓龙谈《甄嬛传》走红国际:以思想的穿透力赢得了生命力
华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战略合作
化身“特派教师” 盛李豪为校园运动会鸣响第一枪
日本石垣岛附近海域发生4.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泰国宣布延长“取消入境卡”政策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