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神舟十八号乘组即将返回,又有一批新的太空实验样品返回地球。太空科学实验,究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期待呢?我们下面就来关注中国空间站太空水稻的最新科研进展。
2022年在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期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获得了成熟的太空水稻种子。近日,这批太空水稻的种子已经在大田里试种,获得丰收。
在位于上海松江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作物育种与栽培基地,记者看到播种的太空水稻在生长100多天后,稻穗基本全部变黄成熟,即将收获第三代“太空水稻”。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开始就是6粒种子随问天舱上天以后,收到了59粒种子,回来以后这59粒种子因为它比较珍贵,我们就从中拿了部分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繁殖。人工气候室繁殖之后,获得的种子就比较多,大概有将近1万粒种子,然后我们在其中再拿出了一部分,到大田里面进行繁殖,这就是大田里面收到的稻穗。
专家介绍,空间站获得的59粒水稻种子是第一代,人工气候室繁殖获得的近1万粒是第二代,农场大田里即将丰收获得的是第三代。通过对三代太空水稻种子进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首先我们在天上收获到了有活力的种子,然后通过人工气候室实验证明这个有活力的种子它可以长出后代,证明太空收到的种子还仍然有繁殖能力,在大田里面继续稳定进行繁殖,证明我们在太空环境当中,通过水稻来生产粮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
据介绍,后续科研人员还将对太空水稻大田生长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窦韵筠) 【编辑:苏亦瑜】 新闻结尾
《以爱为营电视剧免费:爱情的坚守与承诺,书写生活的精彩篇章》的相关文章
中国驻泰国大使韩志强拜会泰国总理并转交赈灾善款的相关文章
北美票房:梦工厂新作《荒野机器人》首映夺冠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举行 丁薛祥出席并致辞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秦如培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截至今年7月中国已开放有效数据集超37万个
山西灵丘红沙岭纪念馆开馆:穿越时光隧道 感受奋斗力量